应届生超24岁被解约?中国联通致歉:继续履行协议内容
来源: 时代财经 幸雯雯 应届毕业生年龄超24岁被企业解约?解约继续 5月27日,“应届毕业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解约”话题登上微博热搜,中国致歉引发热议。联通履行 据媒体报道,协议广东某地应届毕业生反映,内容其通过去年秋招与中国联通某分公司签订“三方协议”,应届但近日被告知因年龄超24岁需要解约。生超岁被 何同学称,解约继续自己今年刚满24岁,中国致歉签“三方协议”之前都经过背调审查,联通履行突然被告知本科应届生不能超24岁,协议表示非常不能理解,内容“应届生身份没了,应届工作也找不到了。” 网友也纷纷表示异议:“一成年就要失业”“难道以后要招16岁,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博士?”…… 5月27日上午,时代财经致电中国联通,其工作人员表示,此前为了加大科创人才的引进,公司经校园招聘与多位大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。“您提到的情况,目前已经与涉及的大学生沟通,消除了误解,在遵从国家法律和契约的基础上,按相关规定继续履行协议内容。” 同时,根据媒体报道,当何同学询问是否有“违反24周岁”的红头文件时,联通方面表示这属于内部资料,无法展示给何同学。 5月27日午间,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就应届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一事发声表示,“我们会认真反省并改进招聘工作,规范招聘流程和条件,确保招聘工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。” 此次事件网民热议的重点在于国企、年龄和应届毕业生身份。 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,国企成为超40%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首选。相比私企,被称为“铁饭碗”的国企薪资较为稳定,福利待遇好,一般来说较少面临被辞退的风险。并且,国企、央企和事业单位的不少岗位也只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。 比如,中国电网每年两次集中招聘,招聘对象均为应届毕业生,并且有年龄限制,本科生毕业不超过25周岁,硕士生毕业不超过28周岁,博士毕业不超过33周岁。 5月27日,北京市炜衡(深圳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晶晶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,三方协议属于一般民事合同,双方还没建立劳动关系,不违反劳动合同法。 “三方协议中,如果没有约定24岁以下为硬性录用条件,那就是联通单方违约了。若单方违反约定,则构成了违反民事合同约定,按合同约定,联通或许要承担违约责任。”陈晶晶告诉时代财经。 中国联通员工结构如何? 根据中国联通年报,其近三年在职员工总数量先降后升,总体持平。 2019年-2021年,中国联通在职员工数量合计分别为24.38万人、24.21万人和24.27万人。其中,上述同期中国联通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逐年上升,分别为1343人、1430人和1483人,同期其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先降后升,分别为24.24万人、24.07万人和24.12万人。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,近三年中国联通员工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人数不断上升,大专和中专及以下人数不断下降。其中,近三年其研究生及以上员工人数分别为1.89万人、2.01万人和2.16万人。 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近两年中国联通技术人员流失明显。年报显示,上述同期其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7.8万人、6.9万人和7.01万人。 此外,中国联通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也逐年上升,2019年-2021年分别为3.78万人、4.39万人和5万人。 从业绩来看,近三年,中国联通营收和利润均稳定往上爬,但利润增速放缓。 2019年-2021年,中国联通营收分别为2905.15亿元、3038.38亿元和3278.54亿元,2019年同比下滑0.12%,2020年和2021年同比上升4.49%和7.9%;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.82亿元、55.21亿元和63.05亿元,同比上升22.09%、10.82%和14.2%。 截至发稿,中国联通A股(600050.SH)报3.49元/股,微涨0.29%;港股(00762.HK)下跌0.27%,报3.71港元/股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锐捷网络上市首日一度涨超30%, 本周这七只新股可申购
-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颖:北京将发挥自身优势,大力支持数字化财富管理创新
- 全国政协委员、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:建议允许个人开立多层养老金账户
- 临港新片区智能汽车产值突破2400亿元
-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首跨节段拼装梁架设
- 聚焦IPO | 晨泰科技实控人父母卷入担保圈危机,专利信息有虚假陈述之嫌
- 谷歌 Gboard 手机输入法测试 AI 新功能,可将打字内容转为图片
-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持续升温,低波动理财的重要补充,投资需综合考量
- 美元多头爆发 黄金再遭打击!
- 金花股份、中毅达虚假陈述引发的投资者索赔案相继开庭
- 平安证券云南分公司被证监局处罚:暂停新开证券账户6个月,原负责人涉嫌刑事犯罪,内部控制存问题存问题
- 量子之歌发布2023财年Q2财报:营收7.864亿 环比增长19.3%
- 同程旅行发布《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》:中青年是自驾游主力 “独行侠”占比近28%
- 市场调整引发主力出逃 316亿净流出!
- 每人最高1600元!北京要发消费券了,55类商品可用
- 甲流高发期!抗流感概念股起飞,有药企已“满负荷生产”
- 沙特爆冷全国放假、卡塔尔室外空调,重金玩足球,中东土豪谁更“壕”?
- 九价HPV疫苗接种乱象调查:社区医院一苗难求 线上“黄牛”加价横行
- 巴菲特股东信十大看点:累计回报3.79万倍 芒格和我选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
- 工信部姚珺:先进制造业集群日益成为产业创新的策源地
- 搜索
-